过命小说【guomingxs.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科技复兴》最新章节。

国内,一辆由京城驶往广州的火车上……

李家的八个孩子,两个出国留学,两个在京城上学,其余四个都在这趟列车上。√

李秦这一世的父亲叫做李元鸿,浩劫前是八二制片厂的导演,按道理要被拉去劳动改造一番。

但除了起初挨上几顿打,李元鸿此后便在无法拍故事片的年代里,疯狂拍起了样板戏电影,居然越混越好了。

这自然有他的功劳,正是他操控李元鸿写出了《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春苗》、《火红的年代》、《白毛女》、《杜鹃山》、《青松岭》、《闪闪的红星》等电影剧本,他这个父亲才不用像那些说相声的家伙们一样藏在厕所里啃萝卜。

李秦的母亲吕玲也是让家族安然无恙的保障之一,作为总正歌舞团的民俗和美声歌手,李秦在浩劫开始前便驱使她写了许多爱国爱帮的歌曲。

于是从六十年代起,吕玲陆续演唱了《我爱你种花家》、《锤镰啊亲爱的妈妈》、《我和我的祖国》、《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等一大批无懈可击的歌曲。

这样一批滴水不漏的主旋律电影+歌曲,总算是让李家在那个年代里安然无恙。

李秦的脑波无法像漫画里的x教授一样影响他人的记忆和思维,除了七个弟弟妹妹和韩立等人融合了被他剥离的灵魂,才会有这种效果。

李元鸿和吕玲并没有融合这些灵魂,但或许是因为与这个身体有血缘关系,李秦还是可以把一些灵感传输给他们,但却无法像改变弟弟妹妹一样转变二老的思维方式,虽然这样已经足够了。

李元鸿原本是八二制片厂的代厂长,现在本应该转正才对,但却被调任到了八大制片厂里倒数第一的珠影制片厂,虽说是担任厂长职位,可依旧是明升暗降。

这也没办法,李元鸿虽然没在那个时代整人,站队的方向也一直正确。

但有时候站的太正确了,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

此刻许多调任到珠影厂的前八二制片厂员工,也都在这座列车上。

李家的老二李汉,这次也从总正话剧团调到珠影厂,担任故事片部主任。

李秦为这个弟弟选择的是子承父业,李汉17岁就调去了总正话剧团,很快就将八大样板戏逐一改编成话剧搬上了舞台。

这些年由李汉改良并出演的舞台样板戏都成为了时代标杆,除了在城市剧场公开演出外,他还经常率队深入部队驻地、边防海岛、战地前线、甚至出访国外演出。

李元鸿拍摄的样板戏电影也是由他出演,这些电影很快就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的播放。

这么多年下来,他这个弟弟早就不仅仅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明星,而是上到八十岁,下到三岁,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超级明星。

李元鸿自认为是举贤不避亲,或者叫上阵父子兵,连17岁的小儿子李明都被他调到了珠影厂的演员队。

这些调任上面没有为难,珠影厂本身就是八大制片厂最差的一个,经过十年动荡后基本处于休克状态。

现在不光演员不足,编剧、摄影、美术、化装道具等人员都有不小缺口,同样要从别处调来一些填补缺口。

李元鸿这次基本是带着他的一整套班子去了广州,差不多抽走了八二制片厂三分之一的骨干。

这么看的话,上面也并非诚心给他穿小鞋,而是想让他把破败的珠影厂带起来。

“小晴啊,你来八二制片厂三年了吧?我听说你老家是广州的?”

李家的老三名叫李隋,人长得很精神,五官也很俊俏,但总给人一种不稳重的感觉。

他在中科院工作,这次正好到广州出差,于是跟着家人一块坐上了这趟火车。

此刻他的面前坐着一个年轻漂亮,还有点婴儿肥的女孩。

“哪里呀,人家老家是重庆的,你看我饭里的辣椒,还看不出来吗?”

刘小晴也是被调往珠影厂的一员,正说着就把一大块红烧肉放入口中,没咬几口便要下咽,结果自然是噎到了,顿时难受的满脸通红。

“慢点吃,来喝水。”

李隋急忙递过水缸,心中暗道:这怕是一个比我妹妹还要馋的吃货,可被别红绕肉给噎死了。

他这也算花血本泡妞了,火车上一碗红烧肉最少要卖一块钱,关键是普通乘客根本买不到,他现在的正课级也够呛,这是打着他爹的旗号才买到的。

刘小晴这副吃相完全没有女明星该有的样子,狼吞虎咽像极了难民。

但不能怪她不顾形象,因为这会的明星没什么特殊,地位不如工人受到人们尊敬,工资也与工人基本对等。

二十多岁的演员每个月工资最多二三十元,与英俊或美貌没什么关系,那些帅哥美女照样是一个月吃不上几次肉,拍戏时都是馒头+青菜,但这已经比早几年啃窝窝头+咸菜好多了。

这一行想不缺油水,除非是吕玲这种国家一级演唱家,或是李元鸿这种文艺一级{全部文艺种类},工资上才能和国家级技工差不多。

他们在六十年代,每个月就都是两三百块的工资,否则根本养不了八个孩子。

但这个时代的“文艺一级”,全国所有艺术种类加起来也就几十人,连“文艺二级”也不超过一百人,必须是真正的艺术家才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过命小说】地址:guoming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那年华娱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都说这个圈儿里水深火热。林楠也想进去看看,林子有多大,水有多深。没想到才刚进来,就被套牢了……
都市 连载 520万字
从那座韩城开始

从那座韩城开始

壹个小白
“这公寓,住着吧。”“这腕表,戴着吧。”“这张卡,给你了。”“我说了,我养你啊。”林易看着眼前允儿那霸气侧漏的模样,笑了笑。就在这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笑声。“oppa,你什么时候去做坏事啊,带上我呗。”回头望去,一个可人儿巧笑嫣然的站立在阳光之下,明媚动人。
都市 连载 158万字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这是一个考上大学就能鱼跃龙门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风口飞上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还有纯洁不渝、真挚感情的时代;只不过李野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却被劝着放弃高考进厂打螺丝;“反正你也考不上,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堂堂二本冲刺型选手会考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么多年体育老师的教导?”群号:QQ905492509
都市 连载 245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做局

做局

易克1
普通人做事,聪明人做式,高手做局。随着老板突然出事,职场春风得意的乔梁遭遇重挫,随即又被妻子背叛,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
都市 连载 1117万字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家老三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都市 连载 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