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沈老也朝慕晴看了过来,轻声问道:“你大伯问的这个问题,也是我想说的,你能做到吗?”

沈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沈慕晴身上,都在等着她的回答。

“爸,您看她犹豫不决的样子,情丝不断,她以后终究是要嫁人的啊。”沈天南看到慕晴低头紧紧咬着唇的样子,冷笑着朝太师椅上的人看了过去。

这时沈慕晴抬起头,闭上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淌了下来,她的声音都在颤抖,说道:“我,可以做到。”

水玲珑立即长出了一口气,脸上也微微露出了笑容。

沈天南父子齐齐色变,面色变得难看了起来。

看到沈慕晴脸上的泪水,沈老爷子在心里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几年前她和叶浩的事情他是最清楚的人之一,而且他也知道,叶浩离开了部队,两人偶尔也会有联系。

如今慕晴能当着全家人的面表态,就说明她已经下定了决心。

沈老长叹一声,尔后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沉声道:“如果是这样,那沈家以后就……”

“爸,沈家现在并不是燕京最强大的家族,我们还有诸葛和孟家两大对手。您要是把沈家交给沈慕晴,她有这个本事,挡住这两家的排挤吗?”

“据我说知,越雄的死讯传出去之后,诸葛家和孟家,就已经悄悄做对付我们的安排了。”沈天南突然转身朝沈老沉声说道。

沈毅也站起身来,朝着沈老恭敬说道:“父亲,我觉得大哥更适合接掌沈家,论资历论能力,大哥都不在越雄之下。”

“我支持慕晴,她年轻有能力,也是三哥指定的沈家继承人。”沈兰立即站起来,面色无比坚定。

沈老皱起了眉头,他早该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他朝着一直没出声的四儿子看了过去,沉声问道:“义雄,你呢?支持谁?”

几乎全程保持沉默的沈义雄笑了笑:“谁来做家主我都赞成,如果真要二选一的话,我觉得还是大哥更合适一点。诸葛家和孟家,可都不是善茬,慕晴不一定能应付的来。”

水玲珑又皱起了眉头,现在除了沈兰之外,沈天南三兄弟几乎是站在了一条线上,这对慕晴很不利啊。

这时沈天南转身,面朝沈慕晴和所有人沈家人,脸上扬起笑容说道:“如果让我来当家主,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内,让沈家成为燕京第一家族。”

听到这话,沈慕晴和沈兰都露出了震惊的眼神朝着沈天南看了过去。

沈老眼中猛地迸射出一道亮光,尔后又皱起眉头,语气严肃起来:“天南,你说这话可有什么依据?”

“当然,我想请一位贵客进来,给大家看看。”沈天南说着,抬眼朝大厅门外看了出去。

“欧阳先生,还请您进来吧。”

话落,大厅之外,身穿紫金色长袍,背着手,体型魁梧的欧阳震带着两个人朝里面快速走了进来。

沈老看到来人,立即瞪大了眼睛,愣了几秒之后,身体立即前倾伸出双手,无比热情的说道:“欧阳先生,您,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哈哈,沈老精神依旧是这么好啊。”欧阳震快步上前,伸手和沈老握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过命小说【guomingxs.com】第一时间更新《一世兵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